查看原文
其他

西岳史学 || 何志龙:大力加强高师院校历史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

唐潮杂志 2022-03-19

大力加强高师院校

历史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历史的“资鉴”功能,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正是因为重视历史的“资鉴”和教育价值,历史学在我国才成为“显学”而绵延不绝、源远流长且成果丰硕。但是,在我们重视历史和历史学研究,重视从历史中获得营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对如何从历史中获得积极的“资鉴”和教育,如何正确、科学、理性、批判性地研究历史、理解历史,进而从中获得历史的滋养,即如何运用历史学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为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提高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为史家所重。概言之,我们有发达的历史学,却没有发达的历史教育。这不能不说一种憾事。近代以来,随着国势颓萎和民族危难的加剧,大批有识之士逐渐从技艺、制度、思想文化,进而深刻认识到教育在国家振兴、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其中,怎样用鲜活丰富的历史塑造现代国民的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观念,怎样发挥历史教育在国民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成为近代史家治史的基本出发点。“史学革命”应运而生,“新史学”成果推陈出新,史学理论不断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并获得快速发展,史学成果蔚为大观,历史教育逐渐从史学一般性育人功能中独立出来,成为历史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成为高师院校历史学科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基本专业设置。但是,由于历史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选择性,历史教师教育及历史教育研究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甚至一直没有被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来看待,致使在高师院校从事“历史教学法”(历史教育)工作的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转行,少数坚守岗位者由于势单力薄、缺少平台和机会,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久而久之就失去的学术信心和勇气,致使历史教育研究处在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之中。陕西师范大学自1944年建校伊始就设置有史地系,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基本任务,历史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一直是我院历史学研究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着力点。著名史学家史念海先生主持我院发展时期,他以如炬之目光规划历史系的学术研究框架,历史教育得以入其法眼并纳入发展规划。在史先生执掌历史学科发展期间,至少有两件事使我院的历史教育地位得以提高:一是1956年提请陕西省教育厅将杨育坤老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执教历史教学法课程并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尽管日后杨老师转入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要承担中国古代史、秦汉史、史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杨老师曾长期担任全国和陕西省中小学教材评审专家,并主编多部陕西地方史教材,在历史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二是倡议并筹创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并出任首任主编。该刊1979年创刊时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陕西省历史学会联合办刊,陕西师范大学教材出版科出版发行。开始几年完全是出于公益需要,杂志出版后免费赠送给中学历史教师,旨在解决中学历史教材不足之困难,以此实际行动服务和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刊物当时所需稿件也主要依靠历史系各教研室来组织,每一期稿件的组织基本上做到了有策划、有目的、有质量。可以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创办是我院重视历史教育的一种具体行动和成果。此后历史系历届领导班子皆全力支持办刊,并形成由历史系主要领导兼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的惯例,在史先生之后,1981—1987年由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系常务副主任上官鸿南教授兼任主编,1988—1993 年由历史系主任郑庆云教授兼任主编。1994年,赵克礼老师作为“历史教学法”专任教师调入历史系工作,我院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随之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有了起色,第二个高速发展阶段则主要在历史教育课程建设上取得突破。赵克礼老师在系统设计历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着力。在教材建设上,赵克礼老师主编了《历史教学论》《历史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师职业技能》和《历史教育实习》等通用教材,其中《历史教学论》作为“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获得教育部二等奖。在课程实施上,赵克礼老师率先邀请中学一线名师到学院为师范生开设一门或多门完整的课程。至此,我院第一次有了比较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历史教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从而为作为学科方向的“历史教育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在优化调整完善课程结构的过程中,形成具有学校和我院特色的“历史教育学”课程和学术研究方向,依此推进学科建设,完善我院历史学课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目前,全校上下正在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深入学习理解全国教育大会、本科教育工作(成都)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等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采取积极措施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高师院校历史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承担着培养合格中小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其培养水准对中小学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从根本上影响着“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基本问题的实践回答。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学……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高教大计,本科为本”的时代要求下,重新审视和研究高师院校历史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实施及其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值此教师教育大发展的新时代,加强高师院校历史教育类课程研究与建设,既是重要的时代任务,更是学科建设难得的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学科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历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力加强高师院校历史教育类课程研究与建设,既是我院学科建设积极适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时代选择,更是我院学科发展的历史选择。为此,我们启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研究丛书”系列建设项目,是希望为我院“历史教育学”学科建设做些基础性工作积累,也是为了集中体现我院学科建设的新进展,更是对我院教师教育特色和成果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历史教育学”方向教学人员的一种激励。这次由徐赐成博士策划、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四部著作,是我院近年来孕育孵化的历史教育学领域首批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发展改革的新时代,我院的历史教师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历史教育学学科建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健康发展,不断取得更多更大成果,为我国历史教育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为序。
何志龙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2019年6月18日

来源说明: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研究丛书》总序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教育研究丛书》

徐赐成《历史教师素养论——基于历史教育实践过程的分析》
徐赐成《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论》
任鹏杰《历史·教育·人生——任鹏杰历史教育杂文》
赵亚夫《理解历史 认识自我:中学历史教育研究》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唐潮2020年推送合辑

芸馆漫谈01 | 读书心得与经验交流——杨松老师访谈录

西岳史著 || 徐赐成《历史教师素养论 ——基于历史教育实践过程的分析》出版

西岳史著 || 徐赐成《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论》出版

会员招募 || 于赓哲的书房:与其人山人海,不如相伴书海



责任编辑/江炜炜

审核/丁点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